欢迎访问桥梁切割拆除_楼板切割拆除_隧道二衬切割_犇盈混凝土切割公司!

全国咨询热线 13826151100

服务项目

Menu
24小时服务热线 13826151100
首页 > 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筏板基础切割的工艺流程

发布日期:2025-05-01 浏览次数:10

筏板基础切割是建筑改造、拆除或结构加固中的关键工序,其工艺流程需结合筏板厚度(通常 300mm~2000mm)、钢筋配置(主筋直径 16~32mm,间距 100~200mm)及周边环境(如地下管线、相邻结构)制定,确保切割安全、精准且不影响既有结构稳定性。以下是详细工艺流程:

一、施工前准备

1. 技术准备

图纸分析:

复核筏板设计图纸,明确混凝土强度等级(C30~C40 常见)、钢筋布置(底筋、面b_1604170_201907101645232726 (2).jpg筋、分布筋)、厚度及与柱基、剪力墙的连接节点。

标注切割区域边界,避开重要受力构件(如柱下钢筋加密区),如需保留部分筏板,需提前确定切割线距保留结构边缘≥100mm。

现场勘查:

探测筏板下方及周边地下管线(水管、电缆、燃气)位置,标记并采取保护措施(如钢板覆盖)。

检查筏板表面裂缝、渗漏情况,评估切割对相邻基础的影响,必要时通过应力监测确定临时支撑方案。

2. 设备与材料准备

切割设备:

金刚石绳锯机:适用于厚度>500mm 的筏板,可切割复杂形状,抗钢筋缠绕能力强;

液压墙锯机:用于直线切割,精度高(误差 ±3mm),适合厚度 300~1000mm;

水钻:预钻穿绳孔(直径 50~80mm),便于绳锯穿引;

配套设备:液压泵站(功率 55~110kW)、冷却水循环系统(水压 0.3~0.5MPa)、起重设备(叉车、吊车,荷载≥单块切割体重量 1.5 倍)。

辅助材料:

支撑材料:H 型钢(如 H300×300)、千斤顶(吨位按筏板荷载计算,安全系数≥1.2)、钢板(厚度≥16mm);

防护材料:警示围栏、防尘网、废油收集桶、膨胀螺栓(固定支撑)。

3. 场地布置

搭建临时操作平台(若筏板位于地下基坑),平台承载力≥20kN/㎡;

接通 380V 电源(功率≥设备总功率 1.2 倍),设置漏电保护装置;

规划切割块运输路线,确保起重设备站位地基承载力≥250kPa(必要时铺设钢板)。

二、工艺流程

1. 定位放线与切割分区

放线标记:

使用全站仪或墨线弹出切割边线,重要点位(如柱基边缘)加密标记(每 1m 设一控制点),误差≤5mm。

对需保留的钢筋或结构,在切割线外 20mm 处标记 “保护区域”。

分区切割设计:

根据筏板厚度和起重能力划分切割块,单块重量≤起重设备额定荷载 80%(通常单块尺寸≤2m×2m,厚度方向按分层切割)。

优先沿后浇带、伸缩缝等薄弱部位切割,减少应力集中;对无后浇带的筏板,按 “先边缘后中心、先自由端后固定端” 原则分区。

2. 支撑加固与荷载转移

上部结构支撑:

若筏板上方存在主体结构(如柱、墙),需在切割前设置临时支撑:

柱底支撑:采用钢抱箍 + 千斤顶组合,千斤顶压力按柱荷载 1.1 倍预顶,确保切割时荷载不传递至切割块。

大面积筏板切割:在切割区周边 2m 外设置型钢支架(间距≤3m),支架与筏板通过膨胀螺栓固定,承载面铺设钢板找平。

排水措施:

若筏板位于地下水位以下,切割前 24 小时启动降水井(水位降至筏板底以下 500mm),切割过程中保持持续降水。

3. 切割作业

(1)穿绳 / 装锯片

绳锯穿引:

用直径 80mm 水钻在切割线两端钻孔(孔深穿透筏板),穿入金刚石绳锯,调整绳锯张力至 20~30kN(通过张紧轮控制)。

墙锯安装:

固定墙锯轨道(膨胀螺栓间距≤500mm),安装锯片(直径根据筏板厚度选择,如厚度 800mm 选 φ1600mm 锯片),确保锯片与切割线平行度≤2mm/m。

(2)分层切割(针对厚度>1000mm 筏板)

第一层切割:从筏板上表面向下切割至钢筋上表面(保留 10~20mm 混凝土保护层),暴露面筋;

钢筋处理:人工凿除保护层混凝土,用液压剪切断面筋(主筋直径>25mm 时采用氧气乙炔切割),断口距切割线≥50mm;

第二层切割:从下表面向上切割至底筋下表面,同样暴露底筋并切断;

中间层切割:对剩余混凝土层(含钢筋)进行整体切割,绳锯切割速度控制在 0.5~1.0m²/h(钢筋密集区≤0.3m²/h),墙锯切割速度 3~5m/min(根据混凝土强度调整)。

(3)整块切割(厚度≤1000mm 筏板)

直接从顶面一次性切割至底面,切割过程中保持冷却水连续供应(流量≥10L/min),防止锯片过热;

每切割 500mm 暂停检查锯片磨损(金刚石层损耗>1/3 时更换),并调整绳锯导向轮位置,确保切割垂直度偏差≤1%。

4. 切割块移除与钢筋处理

块体吊运:

切割块分离前,在顶面预埋吊环(φ20 钢筋,植入深度≥200mm)或使用钢丝绳捆绑,确认吊具受力均匀后完全切断;

吊运时保持块体水平,速度≤0.5m/s,禁止碰撞周边结构。

边缘钢筋处理:

对需保留的筏板边缘,切割后用角磨机打磨外露钢筋(除锈至露出金属光泽),涂刷防锈漆;

若需连接新结构,对切割面进行凿毛(凿深 5~10mm,间距 100mm),清除浮浆并用高压水枪冲洗。

5. 基面处理与验收

用风镐剔除切割面松散混凝土,确保表面平整(平整度偏差≤15mm/2m);

检查切割边缘有无裂缝(宽度>0.2mm 需灌浆修补),对坑洞用 C35 细石混凝土填补;

验收合格后,若筏板涉及防水,在切割边缘涂刷两道聚氨酯防水涂料(厚度≥1.5mm),并铺设防水卷材附加层(宽度≥300mm)。

三、安全与质量控制要点

1. 安全操作

切割时设备操作人员与锯片 / 绳锯保持≥1.5m 距离,禁止戴手套接触运动部件;

夜间施工需配备充足照明(照度≥300lux),禁止单人作业;

遇突发停电时,立即切断设备电源,手动松开绳锯张力,防止混凝土块因应力释放突然移动。

2. 质量保障

每台班记录切割参数(速度、压力、冷却水流量),发现异常(如设备振动加剧、切割面倾斜)立即停机排查;

对钢筋密集区(如柱下板带),切割前先剥离混凝土确认钢筋位置,避免锯片卡滞(卡滞后需反向转动锯片,严禁强行拉扯)。

3. 环保措施

切割废水经三级沉淀池(尺寸 2m×2m×1.5m)过滤后循环使用,悬浮物浓度≤70mg/L;

噪声控制在昼间≤75dB、夜间≤55dB,距居民区 100m 内禁止 22:00~6:00 施工。

四、特殊工况处理

旧筏板含预应力筋:

切割前用探筋仪定位预应力管道,在距管道 500mm 外切割,人工凿除中间混凝土,严禁切割过程中损伤预应力筋。

筏板与桩基础连接:

切割至桩顶时,预留 100mm 混凝土人工凿除,避免损伤桩身;若需截桩,按桩基础切割专项方案执行。

冬季施工:

混凝土温度低于 5℃时,加入防冻液(乙二醇型,掺量 3%~5%),切割后及时覆盖保温棉(厚度≥50mm),防止表面冻裂。

筏板基础切割需以 “结构安全、切割精准、环保高效” 为核心,通过前期详细的荷载分析与支撑设计,过程中严格控制切割顺序、设备参数及监测反馈,确保切割后的基础界面满足后续施工要求,同时避免对周边结构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。